開箱
-
聯力LIAN LI GALAHAD II TRINITY系列重裝上陣,史上最強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強勢登場!
現在CPU越來越熱,產生的功耗已經超過了一般空冷散熱器解熱範圍,加上產生的廢熱超過250W,甚至衝上300W,已經到了非得使用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不可!不過,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,要找到散熱能力強,還要高顏值的並不好挑選。甚至不少玩家,在買了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之後,還會去額外添購聯力的積木風扇來改裝,展現側面顯色,以及RGB酷炫無限鏡面的質感。玩家們的聲音,聯力聽到了!這次,在二代GALAHAD II推出的同時,除了GALAHAD II ARGB入門版之外,推出了高顏值的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,引進了無限鏡積木風扇,讓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美觀性與質感加分,散熱強化的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,除了外觀更為精美之外,在水冷頭、散熱排與散熱技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,擁有不錯的散熱性能。接下來,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吧!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PCDIY!快開箱:「聯力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報到,高顏值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強勢來襲!」 為了讓電腦跑更快,CPU業者無不絞盡腦汁,想破頭怎樣可以飆上極速!更麻煩的是,現在CPU競爭激烈,桌機X86主流只剩下Intel與AMD,誰也不讓誰!AMD有我們台灣台積電助力,所以製程一直進步,已經用上了5奈米製程,高階Ryzen 9 7900X/7950X,官方雖標示功耗僅為170W,但實際上沒額外超頻燒機,實測跑出來卻高達230W,甚至還會更高!Intel是自己的晶圓廠,雖然製程還停留在10奈米製程,高階Core i7-13700K、Core i9-13900K/KS的話,官方雖標示渦輪功耗僅為253W,但實際上若把功耗牆關掉,沒額外超頻燒機,實測跑出來卻高達300~320W,甚至還會更高! CPU這麼熱的狀況之下,而且使用了自動超頻的技術,也就是會依照運算需求動態調整頻率。加上現在的CPU,都是多核心的設計,甚至是用上了大小核。為了避免工作溫度超標,使用的是功耗牆來限制總功耗,並用上了過熱保護機制,當每個核心溫度到達上限之後,就降速讓別的核心接手。這樣的情下之下,一般的空冷散熱器已經無法滿足CPU的散熱需求,必須使用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不可。而且,需要的是高效能的360(120mm x3)、420(140mm x3)或480(120mm x4)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才有辦法迅速的將飆升的廢熱帶走,讓散熱排來進行解熱。 為了讓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提昇,現在已經有了很多新的解決方案。在水冷頭方面,核心的銅片設計也都做了改良,包括銅板上鏟齒式散熱片高度、厚度與間距都做了強化,水冷頭的馬達也加強以提升水冷液的流速,管徑也增加讓帶走熱的速度提昇,水冷排的設計也從單波發展到雙波,以及更高密度的設計,可以說為了滿足新一代CPU的性能解熱要求,新一代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可以說越來越強大! 聯力為電腦機殼界的領導廠商,這幾年除了強力發展電競機殼之外,也朝向了電腦周邊與散熱器發展。GALAHAD,為聯力旗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品牌,於2020年7月份推出。在第一代的產品推出熱銷之後,也收到了不少玩家的意見回饋,並積極做新產品的研發。 這次,聯力推出的是第二代的產品,命名為GALAHAD II TRINITY系列,產品標語為重新定義你的風格,讓效能極大化。這次推出的產品,推出四個型號可以選擇,目前推出的是,基本款GALAHAD II TRINITY ARGB版,進階款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,還有推出一個特別款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。 在水冷頭的部份,GALAHAD II TRINITY系列設計了可換式冷蓋頭。這次提供了3個版本可換式冷蓋頭 提供外圈與內圈一個完全擴散的表面。 利用無線鏡面取代內圈部分 。 是鋁質外圈搭配雙無限鏡內圈,並有聯力商標位於中 為了讓水冷頭的散熱性能強化,聯力也下足了功夫。在水冷頭銅板的鏟齒式散熱片上面,高度、厚度與間距都有改良,中間還加入了溝槽,用來讓傳輸熱量的效果更好。在銅板密封件上面,也把路徑做了拉直,這是為了減少亂流以及增加水流量所設計。 GALAHAD II TRINITY ARGB版與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用的是同樣的3200RPM直徑31.4mm的冷頭葉輪,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則是用上了加大4200RPM直徑36mm的冷頭葉輪,還用上了更大的馬達來驅動,除此之外皆改採7刀葉片設計葉輪,可以帶來更高的水流量。 水流量直接決定了帶走熱的速度,為了確保水流量不受管徑的限制,這些提昇了管道內徑的尺寸,從上一代的5.8mm,升級到這一代的7mm,確保散熱的性能可以衝破原本5.8mm管徑的瓶頸。以往要安裝散熱排的時候,常常會遇到散熱排的管子角度不好調整,這次聯力用上了45度旋轉接頭,除了可以360度旋轉之外,45度接頭更可以輕鬆的安排管子路徑與安裝。 散熱器的散熱膏的塗抹,一直是玩家困擾的問題!到底要使用多少散熱膏,要怎麼塗枺,一直是沒有個真正的答案。這次,聯力附贈了散熱膏控制膜,可以有效平均的塗枺散熱膏,讓CPU與水冷頭可以更完美的接觸導熱。 以往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很少會針對散熱排著墨,這次聯力針對GALAHAD II TRINITY ARGB版與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,用上了27mm厚的散熱排,並使用密度為20 FPI的單波散熱排散熱片。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,用上了32mm厚的散熱排,並使用密度為19 FPI的雙波散熱排散熱片。 散熱排的厚度與密度,直接跟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有關係,在散熱排的強化之下,能帶走的廢熱也跟著可以提昇。 GALAHAD II TRINITY系列,採用不同的風扇設計,用上了三種不同風扇,三種都是流體動壓軸承(FDB,俗稱液態軸承)。GALAHAD II TRINITY ARGB版,用的是菊輪鍊式連接的ARGB PWM風扇,120mm風扇的厚度為25mm,風扇速度為2450 RPM,靜壓3.26mmH2O,氣流為89.1 CFM,噪音為35.4dbA。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,用的是聯力自家的無限鏡積木風扇,有提供一個支援L-Connect 3的積木風扇SL-INF控制器,120mm風扇的厚度為28mm,風扇速度為2100 RPM,靜壓2.66mmH2O,氣流為61.3 CFM,噪音為29 dbA。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,用的是雙轉速風扇,120mm風扇的厚度為28mm,風扇速度為2300、3000 RPM,靜壓4.08、6.99 mmH2O,氣流為81.54、108.29 CFM,噪音為32.1、39.9 dbA。 GALAHAD II TRINITY系列的話,可以解熱到Intel、AMD主流處理器的水準。Intel LGA1700腳位高階Core i7-13700K、Core i9-13900K/KS處理器都沒問題,AMD AM5腳位高階高階Ryzen 9 7900X/7950X與Ryzen 9 7900X3D/7950X3D也都沒問題。 目前測試的話,即便是Core i9-13900K/KS處理器,打開了功耗牆限制,高達300~320W的解熱也能勝任,不會出現過熱當機、卡機不穩的狀況發生。 和其他品牌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不同的是,聯力這次的GALAHAD II TRINITY系列,使用的是預先組裝方式,已經幫玩家組裝完成,省掉再去把風扇裝上散熱排的動作。 GALAHAD II TRINITY ARGB版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推出240與360版本,提供白色與黑色版本,PUMP速度為3200 RPM,用上了2或3個25mm厚120mm尺寸2450RPM轉速89.1CFM風流35.4dBA噪音FDB液態軸承風扇,能支援Intel LGA1700與AMD AM5腳位處理器散熱。 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幻鏡版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推出240與360版本,提供白色與黑色版本,PUMP速度為3200 RPM,用上了2或3個28mm厚120mm尺寸2100RPM轉速63.3CFM風流29dBA噪音FDB液態軸承風扇,不同點是風散用的是UNI FAN SL-INFINITY積木風扇,能軟體控制風扇速度與LED照明,能支援Intel LGA1700與AMD AM5腳位處理器散熱。 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推出360版本,提供白色與黑色版本,PUMP速度為4200 RPM,用上了3個28mm厚120mm尺寸2300/3000RPM轉速81.54/108.29CFM風流32.1/39.9dBA噪音FDB液態軸承風扇,具備強大的散熱能力,能支援Intel LGA1700與AMD AM5腳位處理器散熱。 值得注意的,聯力GALAHAD II TRINITY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定價已經出爐,台灣零售價格的話,今天就會開始鋪貨上市。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聯力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 360幻鏡版WHITE與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WHITE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看到了聯力的用心,用上了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,來強化重新設計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打造出這次的神兵利器。編輯會推薦若預算有限則可以挑選GALAHAD II TRINITY ARGB版,若想要高顏值的則可以選擇GALAHAD II TRINITY SL-INF 360幻鏡版,若有用到超頻的話則可以選擇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效能版。 整體來說,聯力GALAHAD II TRINITY系列,是史上最強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值得玩家細細品嚐! 廠商名稱:Lian Li - 聯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2-2451-3000 廠商地址:基隆市六堵工業區工建北路11-1號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se / Power / 機殼 / 電源供應器 / 電競機殼電源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PU Cooler / 空冷 / 水冷 /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/ 風扇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/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/ GPU 繪圖晶片 /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/ 顯示卡支撐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Monitor / 顯示器 / 電競螢幕 / 投影機 / 電視機 / 螢幕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賣場情報】:
-
宏碁 PREDATOR Connect W6 Wi-Fi 6E實測開箱,AXE7800電競無線路由器克敵致勝神兵利器!
各位觀眾,我們中華民國,天才IT大臣數位發展部 部長 唐鳳大人蓋章了!原本一直卡著,懸而不定的6GHz頻譜,正式終於開放了!最重要的,影響我們生活一切的無線網路,終於從2.4GHz、5GHz雙頻段時代,進入了2.4GHz、5GHz與6GHz三頻段時代,Wi-Fi 6E、Wi-Fi 7次世代無線網路也終於正式解封! 首先,第一台由NCC認證通過的Wi-Fi 6E無線路由器,則就是宏碁Predator Connect W6,為Wi-Fi 6E規格AXE7800等級電競無線路由器。這是宏碁跨入消費性網通市場的新作品,是針對遊戲玩家所開發,列入宏碁掠奪者Predator品牌。同時,這也是繼前陣子推出Wi-Fi 6規格AX6000等級Predator Connect W6d的姊妹產品。 Wi-Fi 6E有何厲害的地方?AXE7800的戰鬥力如何?宏碁又如何來詮釋電競無線路由器?接下來,我們就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!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宏碁,近幾年來,在電競市場相當成功,不僅主力產品筆記型電腦、桌機銷售長紅,周邊產品顯示器的部份也有不錯的成績,顯示產品更從桌面型顯示器擴展到投影機領域,快速的在電競市場攻城掠地,發展到了電競配件、顯示卡、座椅與網路設備領域。 宏碁是在兩年前進入消費性網通市場,產品編列為Predator Connect系列。首發推出的,則是2021年發表的Predator Connect X5 5G CPE與Predator Connect D5。Predator Connect X5 5G CPE,是一台Wi-Fi 6規格,可透過安裝SIM卡,取得5G電信網路上網分享的電競無線路由器。Predator Connect D5,則是一款USB Typc-C介面,採用主動式散熱,提供Wi-Fi 6無線網路連線,支援安裝SIM卡,取得5G電信網路上網能力的5G+Wi-Fi 6網路卡。 睽違2年,到了今年2023年,宏碁正式進軍電競無線路由器市場。這次則是針對,主流的Wi-Fi 6、Wi-Fi 6E規格開發,分別具備AX6000、AXE7800無線網路規格,強化電競性能,結合Killer級的混合性QoS優化功能,趨勢科技的家庭網路安全技術,嶄新的電競風格外型,以及Predator信仰燈光,以及淺顯易懂,安裝設定容易,結合傳統瀏覽器設定操作方式,與手機、平板App操作安裝設定功能,打造出能滿足遊戲玩家需求的電競無線路由器,這就是Wi-Fi 6規格AX6000等級Predator Connect W6d與Wi-Fi 6E規格AXE7800等級Predator Connect W6。 值得注意的,宏碁則在今年5月份,推出了最新採用環保回收塑膠的機種,這就是Acer Connect Vero W6m,也為AXE7800規格。目前可以確定的,宏碁用雙品牌進入消費性網通市場,也將會有越來越多令人驚艷的無線路由器產品出現。 Predator Connect W6的話,推出就是「連續三個第一」。首先,這是宏碁推出第一台Wi-Fi 6E電競無線路由器,也是台灣NCC認證通過的第一台Wi-Fi 6E電競無線路由器,還是第一台用LED燈板展現電競魂的無線路由器。 值得注意的,這個LED燈板,可不是只會發光而已,是透過精心設計,可以發出Predator電競燈效,透過摟空外殼內部發出耀眼光芒,而且是設計成用顏色來顯示狀態,像是藍色呼吸燈就是WAN狀態:好,紅色燈亮就是WAN狀態:斷線,白色閃爍就是當恢復原廠設定時,當使用探針啟動系統重置時就會發出白色閃爍,這就是掠奪者信仰之光,展現出宏碁的電競魂,這台電競無線路由器用上了相當多的巧思來打造。 Predator Connect W6是一款Gigabit AXE7800 Wi-Fi 6E Router,支援802.11a/b/g/n/ac/ax。無線網路的話,支援2.4GHz、5GHz與6GHz頻段,頻寬支援20、40、80、160MHz。2.4GHz頻段,採用2x2天線+5GHz頻段,採4x4天線,6GHz頻段,採用2x2天線,為8-Stream無顯網路架構。 2.4GHz頻段,網路速度到574MHz,5GHz頻段,網路速度到4,804Mbps,6GHz頻段,網路速度到2,402Mbps。2.4GHz、5GHz與6GHz兩個頻段,存取速度加起來有7,780 Mbps(574+4,804+2,402=7,780),也因此歸類為AXE7800的規格。外置天線部分,則有6根固定式可調整方向的全向性天線。 這台有線網路部分,採1+4埠設定。Wan埠為2.5GbE,只有1埠,支援到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/1G。Lan埠為1GbE,共有4埠,其中有1埠設計為Game Port(遊戲埠),預設為遊戲(極好),這是做了混合性QoS設計,用的是Intel Killer類似設計,遊戲埠支援Killer優先級別1(遊戲)與Killer優先級別2(即時),並針對Teams/Zoom語音優先,只要連接至遊戲埠,遊戲主機:PS、Xbox、Switch都能進行遊戲優先。 混合性QoS,能針對4個Lan埠,進行裝置優先級別調整,設定操作相當簡單,而且可以按照用戶的需求作自定義調整。 這款Predator Connect W6,最大的特色,除了具備AXE7800無線網路規格,就是強化電競性能,結合Killer級的混合性QoS優化功能,趨勢科技的家庭網路安全技術,嶄新的電競風格外型,以及Predator信仰燈光,以及淺顯易懂,安裝設定容易,結合傳統瀏覽器設定操作方式,與手機、平板App操作安裝設定功能,打造出能滿足遊戲玩家需求的電競無線路由器。 AXE7800的規格,主要就是具備了802.11a/b/g/n/ac/ax,能提供用戶穿透力比較強的2.4GHz頻段,具備比較乾淨速度快的6GHz頻段,還有提供比較快4x4天線的5GHz頻段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大部分的無線網路裝置,都是只有2x2天線,若以80MHz頻寬,最高網路速度只能跑到1,201Mbps,強制打開160MHz頻寬,最高網路速度才能跑到2,402Mbps。 值得注意的,這款電競無線路由器,5GHz頻段,並沒有強制打開160MHz頻寬功能,僅支援80MHz頻寬。也因此,一般2x2天線的無線網路裝置,最高網路速度只有1,201Mbps。不過,5GHz頻段4x4天線架構,則可以支援更多用戶同時上網。 一般2x2天線的無線網路裝置,若只有Wi-Fi 6規格,僅能在5GHz頻段,跑到1,201Mbps。若是Wi-Fi 6E規格的,則能直接使用6GHz頻段,直上2,402Mbps。 在電競功能上面,這款無線路由器,則是導入了宏碁自行開發的混合性QoS功能。這是一個比較進階的QoS功能,主要是能對遊戲進行優化。 Predator Connect W6的混合性QoS思路很簡單,就是把每個網路裝置,分成網路級別極好(遊戲)、高(串流)、中(網路頻寬)與低(下載)。若裝置是連接至遊戲埠,或遊戲主機:PS、Xbox、Switch,或者是使用Teams/Zoom語音,建議是用極好(遊戲)級別,這相當是Killer優先級別1(遊戲)與Killer優先級別2(即時)。若裝置為Chromecast、FireTV、Roku、智慧型電視,或者是使用Teams/Zoom視訊,建議是用高(串流)級別,這相當是Killer優先級別3(串流)。若裝置為電腦、智慧型手機、其他裝置,或者是使用Teams螢幕共享,建議是用中(網路頻寬)級別,這相當是Killer優先級別4(網路瀏覽)。若裝置為物聯網裝置、穿戴式裝置,建議是用低(下載)級別,這相當是Killer優先級別5、6(電腦下載)。 針對家庭網路安全,宏碁選擇與趨勢科技(Trend-Micro)合作,提供了家庭網路安全技術(Home Security Engine),而且送的是終生免費功能。 趨勢科技主要提供了四大網路安全功能,首先是提供了安全引擎,會自動更新病毒碼版本,只要點選開啟就能使用。提供了惡意網站阻擋,可以防毒用戶訪問惡意網站,從而保護電腦免受木馬感染或在不知不覺中被利用,使用的是趨勢科技的Web信譽服務(WRS)來識別惡意URL,只要點選開啟就能使用(這其實就是惡意網站攔截功能,安全引擎必須啟動)。提供了網路攻擊阻擋,網路攻擊阻擋有助於防止利用已知漏洞,即使易受攻擊的系統/裝置尚未安裝安全更新,它還可以檢測受感染的裝置並阻擋其網路行為以防止感染其他裝置(這其實就是提供了雙向IPS功能),只要點選開啟就能使用。提供了物聯網安全防護,物聯網安全保護使用趨勢科技的智能防護網路(依各持續更新的物聯網設備信與數據庫)來檢測並阻擋來自不安全物聯網裝置的有害連接(這其實就是受感染設備防止級攔截功能),只要點選開啟就能使用 最近這陣子,電競圈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大趨勢,首先是產品造型越酷炫越好,玩家覺得比較討喜。再來就是產品體積越大,玩家覺得越強。就連產品外盒體積越大,雖然體積大很佔空間,對店家擺設造成麻煩,運輸成本也因為材積變大而運費變貴,倉儲成本也提高,不過玩家卻覺得越狂。最重要的,要會發光,最好有RGB,有呼吸燈,能發出信仰之光,玩家覺得很潮,感覺到有了信仰。 電競圈的聲音,玩家的看法,宏碁都聽到了。這款電競無線路由器,不僅產品本體加入了精心的工業設計,做得又大又酷炫,用上了低調的霧面黑色,採用電競風格,從上方往下看為正方形,側面看則為像是飛碟,四面看都是不規則的造型,有神祕的宇宙戰艦之姿,共有6根固定式可調整方向的全向性天線。 市面上無線路由器的系統,一般最讓人詬病的,就是功能複雜,操作不容易,導致玩家相當反彈。然而,要把無線路由器的系統,設計的容易操作,用戶方便上手,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宏碁的Predator Connect W6,系統採直覺化設計,沒有複雜的操作介面,提供多國語言功能,讓喜歡英文、中文或其他語言的用戶,都能輕鬆看得懂,所有的介面、選單也設計得容易操作。最重要的,結合傳統瀏覽器設定操作方式,與手機、平板App操作安裝設定功能,無論你的玩桌機、筆電遊戲的玩家,玩電視遊樂器的玩家,玩手遊的玩家,或者是一般消費者、辦公室用戶,都可以輕鬆設定,快速的操作所有功能。 這款無線路由器,加入了天線校驗功能,允許用戶無論是使用手機、電腦或其他無線網路裝置,在想要最佳覆蓋範圍的位置,啟動校驗模式後,路由器就會用燈光來顯示,藍色表示訊號是好的,綠色表示訊號是一般的,紅色表示訊號是繼表弱的,這時候就能透過調整無線路由器的位置,或調整6根天線的方向,來達到讓無線網路覆蓋與傳輸更好的效果。 還加入了ACS功能,這是一種優化頻道排列的機制,提供2.4GHz、5GHz與6GHz頻段最佳頻道選擇,能提供最清晰、負載最小的無線網路環境,即便是使用MESH模式,也能提供頻道的自動選擇與優化。值得注意的,這款無線路由器,Wan端提供了四種模式,包括路由器、Mesh主機、Mesh子機與橋接模式。Mesh模式的話,只能支援3台子機,若安裝了第4台子機,則會自動恢復原廠設定切回路由器模式。 品牌:宏碁 型號:Predator Connect W6 採用解決方案:聯發科MediaTek Filogic 830(MT7915A) 無線網路規格:Wi-Fi 6E 無線網路支援頻段:2.4GHz、5GHz、6GHz 無線網路等級:AXE7800 無線網路天線設計: 2.4GHz頻段:2x2 5GHz頻段:4x4 5GHz頻段:2x2 無線網路最高傳輸速度: 2.4GHz頻段:574 Mbps 5GHz頻段:4,804 Mbps 5GHz頻段:2,402 Mbos 有線網路規格: Wan埠:2.5GbE x1 Lan埠:1GbE x4(其中1埠為遊戲埠) 特殊功能: 電競燈效:可關閉 遊戲埠:免設定就能針對遊戲優化 混合性QoS:採用Intel Killer優先級別設計,能自定義優化每個Lan埠 趨勢科技的家庭網路安全技術:會自動更新病毒碼,具備惡意網站阻擋、網路攻擊阻擋、物聯網安全防護 MESH模式:支援3台子機 天線校驗:能調校無線網路的最佳覆蓋,找出最佳無線路由器方位與天線角度 ACS頻道優化:能針對無線網路頻道最佳化,避免干擾與自動調整 Predator Connect W6,用的是我們台灣聯發科MediaTek的解決方案,不但擁有很高的成熟度,穩定性高,相容性好,速度很快,成本也很具備優勢,規格上也高人一等。 硬體的話,Predator Connect W6d(Wi-Fi 6版本,AX6000規格),使用的是MediaTek Filogic 830(MT7915A)解決方案。與Predator Connect W6(Wi-Fi 6E版本,AXE7800規格),則是使用MediaTek Filogic 830(MT7915A)+ Filogic 630(MT7916)解決方案。 根據聯發科官方資料,MediaTek Filogic 830採用了低功耗12奈米製成打造,內建了4核心2GHz速度Arm Cortex-A53處理器,具備18,000 DMIPs處理能力,擁有2個2.5GbE有線網路埠,支援MediaTek FastPath,可以針對遊戲、AR/VR串流應用優化。AXE7800機種,則是搭配了Filogic 630,是無線網卡的解決方案,支持雙頻、雙並發2x2 2.4GHz + 4x4 5GHz + 3x3 6GHz。 Predator Connect W6,採用的是MediaTek Filogic 830(MT7915A)+ Filogic 630(MT7916)解決方案。 晶片組,搭配的是MediaTek MT7986AV主晶片,這一顆就是MediaTek Filogic 830的主晶片,4核心2GHz速度Arm Cortex-A53處理器就在裡面。5G RF晶片搭配MediaTek MT7976AN,射頻前端模組搭配4顆FEM RTC6676E,2.4G RF晶片為MediaTek MT7976DAN,射頻前端模組搭配2顆FEM RTC7646,6G RF晶片為MediaTek MT7616AN,射頻前端模組搭配2顆FEM RTC66903。 無線網路傳輸速度,2.4GHz頻段,網路速度到574MHz,5GHz頻段,網路速度到4,804Mbps,6GHz頻段,網路速度到2,402Mbps。2.4GHz、5GHz與6GHz兩個頻段,存取速度加起來有7,780 Mbps(574+4,804+2,402=7,780)。 有線網路部分,Wan端1個2.5GbE連接埠,採用MaxLinear(MXL)公司的SLNW8晶片,型號為GPY211來提供服務,Lan端4個1GbE連接埠,搭配MediaTek MT7531AE來提供服務。 散熱設計,是電競無線路由器的重中之重。不少無線路由器,都是因為散熱設計失當,導致過熱狀況,嚴重時出現不穩、當機、重新開機的情形,影響到網路系統工作的運行。根據機身背後與變壓器的標示,可以得知這台電競無線路由器的功耗為36W,要解36W廢熱的話,若使用被動式散熱設計也不能馬虎。 Predator Connect W6d、W6,採用的都是無音被動式散熱設計,透自然進氣、出氣。當系統開機後,晶片組工作溫度上升,會讓內部的鋁合金大型散熱片升溫,這時熱空氣會由上方的出風口出氣,冷空氣則會由下方的進風口進氣,透過這樣的熱循環解熱。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宏碁Predator Connect W6,發現這款電競無線路由器內外兼具,展現台灣之光的優質產品,整體表現非令人相當滿意。 宏碁Predator Connect W6d、W6已經上市,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。 Predator Connect W6d(Wi-Fi 6版本,AX6000規格):6,990元 Predator Connect W6(Wi-Fi 6E版本,AXE7800規格):8,990元 Predator Connect W6d電競無線路由器,報價: Predator Connect W6電競無線路由器,報價: Predator Connect W6d、Predator Connect W6電競無線路由器報價: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宏碁Predator Connect W6,看到了宏碁的用心,用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,打造出這台出色Wi-Fi 6E電競無線路由器。 整體來說,這款電競無線路由器,能在日常生活與電競娛樂一機滿足,是AXE7800電競無線路由器玩遊戲神兵利器,值得遊戲玩家來細細品嚐! 廠商名稱:Acer - 宏碁 廠商電話: 規格諮詢:0800-258-222 技術支援:02-2696-0099 總公司電話:02-2696-3232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企業級路由器/無線路由器/商用AP/交換器/IIoT/防火牆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路由器/無線路由器/交換器/網路卡/網路攝影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/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IT資訊新聞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八卦】:
-
美光Micron 2400 512GB M.2 2230 NVMe SSD實測開箱,華碩ROG Ally電競掌機採用高效能低功耗固態硬碟!
最近不少玩家買了華碩ROG Ally,由於大部分買遊戲掌機的玩家,都是為了玩Stream遊戲,或者玩其他遊樂器的模擬器,因此硬碟容量的不足就成了大問題。目前,華碩ROG Ally在台灣販售的,只有一個機型,ROG Ally (2023):RC71L,硬碟配備的只有512GB容量,採用的則是美光Micron 2400 512GB M.2 2230 NVMe SSD。 當然,已經有不少玩家,打算換掉內建的這款容量不足的SSD。這款美光Micron 2400 512GB M.2 2230 NVMe SSD是用哪一家的SSD控制器,效能究竟如何呢?接下來,我們就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!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無疑的,華碩ROG Ally是今年2023年最夯的遊戲掌機了!它不但設計精良,整體尺寸大小剛好,是玩遊戲掌機的最佳尺寸,採用7吋Full HD等級120Hz IPS螢幕,也讓遊戲的顯示可以最佳化,加上內建的AMD Ryzen Z1/Z1 Emtreme處理器的性能絕佳,擁有足夠的玩遊戲戰鬥力,因此甫一推出就受到玩家的歡迎! 不過,由於目前販售的這個機型,內建的硬碟只有512GB SSD,容量顯得相當不足。 華碩ROG Ally,為了讓系統運作可以又快又不會過熱,加上還有空間運用的限制,因此只能使用M.2 2230尺寸SSD。最後,則挑選了美光Micron 2400系列M.2 2230 NVMe SSD,主要是這款固態硬碟性能不錯,加上美光的品質,以及供貨穩定,因此最後雀屏中選。 美光Micron 2400系列SSD,採用的是176層QLC Flash,也因此本身就是一款QLC SSD。控制器的話,用的是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的SMI SM2269XTG控制器。這是一款SM2269XT的孿生兄弟版,採用的是12奈米製程,內建雙核心ARM Cortex R8雙核心處理器,是次世代高效能低功耗PCIe Gen4 x4 SSD控制器,用的是DRAMLess技術,支援HMB資料路徑保護,用的是4通道/16CE@1600 MT/s存取技術,支援AES 128/256即時完整磁碟加密。根據慧榮科技官方資料,這款SSD控制器,可以達到連續讀取速度:5.1GB/s,連續寫入速度4.8GB/s,有相當不錯的性能。 美光Micron 2400系列SSD,搭配的快閃記憶體為Micron 176層QLC Flash,用的是單面打件的配置,因此在固態硬碟上面僅會看到單顆快閃記憶體。性能的話,512GB版本,連續讀取速度:4.2GB/s,連續寫入速度1.8GB/s,1TB版本,連續讀取速度:4.5GB/s,連續寫入速度3.6GB/s,2TB版本,連續讀取速度:4.5GB/s,連續寫入速度4.0GB/s。 經過美光的調校,這款固態硬碟可以實現Sleep/PS4 Power用電:
-
PNY CS2241 4TB SSD實測開箱,史上最物超值5,000MB/s俱樂部M.2 2280 NVMe Gen4x4大容量固態硬碟!
現在要買固態硬碟,要物美價廉,又要性價比高,還要大容量的話,那麼本次要介紹給大家這款PNY CS2241 4TB SSD,肯定市目前最超值的選擇。PNY CS2241 4TB SSD的話,採用PCIe Gen 4 SSD規格,為5,000MB/s俱樂部固態硬碟,採用PHISON PS5021-E21T控制器,搭配必恩威嚴選快閃記憶體,循序讀取速度為5,000MB/s,循序寫入速度為4,200MB/s,擁有不錯的性能。可以適用於桌機、筆電與華碩ROG Ally,就連電競掌機也能擴充到4TB儲存空間。接下來,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。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必恩威的話,比較年輕的玩家可能沒聽過。必恩威,英文品牌叫PNY,創立於1985年,是一家超過30年的品牌,除了主攻記憶體模組、固態硬碟、隨身碟、記憶卡之外,也在顯示卡市場成果豐碩,設計製造的顯示卡,以NVIDIA顯示卡為主,目前產品則銷售到全世界,顯示卡更是在玩家圈有一定的好評。 PNY在顯示卡的領域,不只是銷售NVIDIA消費級顯示卡,還銷售有NVIDIA專業級解決方案,包含資料中心GPU,像是A100/100X、A100 Liquid Cooled、H100,網路解決方案,像是BlueField-2(200GbE DPU)、BlueField-3(400GbE DPU)資料處理器與QM8700 QUANTUM InfiniBand Switch(200GbE Switch)、QM9700 QUANTUM2 InfiniBand Switch(400GbE Switch),虛擬圖形處理器解決方案,像是NVIDIA vApps、vPC、vWS與vCS,還包含NVIDIA專業顯示卡,像是RTX 4000、RTX 6000。 PNY可以說是一家橫跨消費性電子、專業解決方案與電競解決方案的業者。 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PNY CS2241系列,則是必恩威所開發出來,針對高度性價比市場所開發的固態硬碟,採用的是群聯電子的PCIe Gen4 x4的DRAMLess無記憶體架構解決方案,用的是PHISON PS5021-E21-48(PS5021-E21T)控制器,快閃記憶體用的則是沒有打印品牌的白片,官方標示採用的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,沒有說明是TLC FLash或QLC Flash。 存取速度的話,此轉產品為5,000MB/s俱樂部固態硬碟,讀取速度的話,連續讀取速度部分,500GB:4,700MB/s,1TB:5,100MB/s,2/4 TB:5,000MB/s,連續寫入速度部分,500GB:1,700MB/s,1TB:3,200MB/s, 2/4 TB:4,200MB/s,保固期為5年有限保固。 品牌:必恩威 PNY 產品名稱:PNY CS2241 容量:500GB、1TB、2TB、4TB 介面:PCIe 4.0 x4 標示速度: 循序讀取: 500GB:4,700MB/s 1TB:5,100MB/s 2TB:5,000MB/s 4TB:5,000MB/s 循序寫入: 500GB:1,700MB/s 1TB:3,200MB/s 2TB:4,200MB/s 4TB:4,200MB/s 控制器:PHISON PS5021-E21-48(PS5021-E21T) 控制器架構:4通道,4CE每通道,DRAMLess無記憶體架構 快閃記憶體:3D NAND型 顆粒:TLC FLash或QLC Flash無標示(單面顆粒版本,筆電也可以用) 製造地:Made In Taiwan 保固期:5年有限保固 PNY CS2241系列的話,不但是PCIe Gen4 SSD規格,讀取速度:最高達5,100MB/s,寫入速度:最高達4,200MB/s,規格上屬於PCIe Gen4 SSD主流產品。最厲害的是它的價格。 在硬體規格上面,採用的是M.2 2280的尺寸,尺寸為80.0 mm x 22 mm x 4 mm,提供的是無散熱片版本,並採用吊卡包裝。 整體的設計,採用的是群聯電子Phison PS5021-E21控制器。這是一款4通道16CE控制器,用的是DRAM Less技術, 這一款固態硬碟,用的是單面打件的設計,這樣的產品不但適合用於桌機,也適用於筆電上面。 快閃記憶體的部份,用的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,共推出有500GB、1TB、2TB與4TB版本。 連續讀寫速度的話,500GB版本,最高讀取速度:達4,700MB/s,寫入速度:1,700MB/s,1TB版本,最高讀取速度:達5,100MB/s,寫入速度:3,200MB/s,2TB、4TB版本,最高讀取速度:達5,000MB/s,寫入速度:4,200MB/s。 這次,我們拿到的是PNY CS2241系列4TB版本,接下來實際開箱給大家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。 這次,我們實測的,是PNY CS2241 4TB。為了讓玩家可以了解這款固態硬碟的戰鬥力。這邊,我們採用桌機測試,接著進行「SSD規格檢測」,並進行「SSD效能測試」。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,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。 測試平台: 搭配處理器:Intel第13代Core i9-13900KF 搭配主機板:ASRock Z790 TAICHI CARRARA(Intel Z790) 搭配記憶體: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DDR5-6400 32GB(16GB x2) 搭配顯示卡: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(8GB GDDR6) 搭配作業系統:Windows 10 22H2 系統SSD:1TB(PCIe 4.0 x4) 測試SSD:PNY CS2241 M.2 2280 NVMe Gen4x4 4TB(PCIe 4.0 x4,M280CS2241-4TB-CL) 這邊我們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。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,包括CrystalDiskMark、Anvil's Storage Utilities、AJA System Test、AS SSD Benchmark、TxBENCH、ATTO Disk Benchmark、AIDA64 Extreme與3D Mark,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。 這顆SSD,在標準測試,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4938.10 MB/s,寫入速度:4511.80 MB/s,整體效能表現不錯。 在標準+MIX測試,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5056.62 MB/s,寫入速度:5068.24 MB/s,Mix速度:4518.29 MB/s,整體效能表現不錯。 這個測試,總分達到了24,463.72。 在AJA System Test,讀取速度:3788MB/SEC,寫入速度:4347MB/SEC。 在AS SSD Benchmark,Seq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4203.85 MB/s,寫入速度:4272.62 MB/s,總分達到了8,942分。 在TxBENCH,Sequentail Max(256K) Q32T1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4759.958 MB/Sec,寫入速度:4724.720 MB/Sec。 在ATTO Disk Benchmark,整體測試表現不錯,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。 這邊我們進行遊戲效能測試,使用3DMARK STORAGE BENCHMARK來了解遊戲效能。分別運行Battlefield V(戰地風雲5)、Call of Duty:Black Ops 4(決勝時刻:黑色行動4)、Overwatch(鬥陣特攻)與Record game(遊戲錄影)、Install game(遊戲安裝)、Save game(遊戲存檔)、Move game(遊戲轉移)測試,可以充分了解硬碟在遊戲的上的表現。 在AIDA64,我們使用了Disk Benchmark,透過Linear Write測試,我們得知這款固態硬碟,全碟寫入最高速度為4392.1 MB/s,SLC快取容量約是總容量的25%左右,之後速度掉到100 MB/s左右。值得注意的,平均寫入速度則有1174.0 MB/s。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PNY CS2241系列4TB,發現這款固態硬碟表現比預期還要更好,存取速度達到了5,000MB/s俱樂部等級,而且穩定度很高,玩遊戲的時候載入速度也很快,不是便宜就效能打了折扣,整體表現相當不錯。 必恩威 PNY CS2241系列固態硬碟,共推出有1TB、2TB與4TB版本,目前在電商通路可以買得到! (1)500GB市價: 台幣1,299元 (2)1TB市價: 台幣1,699元 (3)2TB市價: 台幣3,499元 (4)4TB市價: 台幣5,499元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PNY CS2241系列4TB,看到了必恩威的高性價比產品,能在這麼犀利的價格之下,做出這樣出色的產品,提供消費者大容量PCIe Gen4 SSD,實在是大划算了! 整體來說,這是一款史上最物超值5,000MB/s俱樂部大容量固態硬碟,不但價格漂亮,而且效能完全不打折扣,值得需要大容量的玩家細細品嚐! 廠商名稱:PNY 必恩威亞太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廠商電話:03-560-1111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/機械硬碟/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/外接機械硬碟/外接固態硬碟/隨身碟/記憶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/網路儲存裝置】:
-
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TRANSPORT feat. PRO-BLADE SSD MAG 2TB 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USB 3.2 Gen 2x2 20Gbps高效能外接模組化SSD!
時至今日,外接儲存的應用,已經從過去主流的USB 2.0、IEEE 1394,發展到了USB 3.0,而在USB-IF強力發展之下,USB 3.1、3.2誕生之後,USB-C成為主流,後來發展出了USB 3.2 Gen 1(5Gbps)、USB 3.2 Gen 2(10Gbps)、USB 3.2 Gen 2x2(20Gbps),另一條路線則是Thunderbolt 1、2與3,最新則是推出了Thunderbolt 4。而後,USB-IF提出了USB 4推出USB 4 20Gbps與USB 4 40Gbps,,獲得了Thunderbolt的相容,USB 4.0終於大一統了外接裝置。現在,外接儲存最快的,已經普及在主機端與周邊端的,則是USB 3.2 Gen 2x2(20Gbps)。USB 4的話,截至目前為止,還在發展當中,將會逐漸開始普及。 今天,要跟大家介紹的,則是基於USB 3.2 Gen 2x2(20Gbps),所開發出來史上最強USB 3.2 Gen 2x2 20Gbps高效能外接模組化SSD,也就是本次的主角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TRANSPORT與PRO-BLADE SSD Mag 2TB。 對於創作者與專業人員來說,對於外接儲存的需求,不僅是速度永遠不夠快,就連容量也永遠不夠大。 全球儲存霸主Western Digital也看到了這個痛點,在陸續併購了SanDisk與G-Technology兩大品牌之後,於2021年05月份針對創作者與專業人員,推出了SanDisk Professional品牌,為了就是希望能滿足創作者與專業用戶的需求。到了2022年05月份的What's Next Western Digital大會上,以SanDisk Professional品牌,發表全世界最強大的外接模組化SSD解決方案PRO-BLADE系列。 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系列的話,可以分為PRO-BLADE TRANSPORT(單插槽,USB 3.2 Gen 2x2外接介面)、PRO-BLADE STATION(四插槽,Thunderbolt 3.0介面),還有儲存裝置PRO-BLADE SSD MAG(目前有推出1TB、2TB與4TB版本)。PRO-BLADE TRANSPORT(單插槽,USB 3.2 Gen 2x2外接介面)的話,存取速度可以達2000MB/Sec,PRO-BLADE STATION(四插槽,Thunderbolt 3.0介面)存取速度可以達3000MB/Sec,最重要的是可以支援熱插拔,而且對應Windows與Mac作業系統。 這次,我們拿到的是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TRANSPORT,與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SSD Mag 2TB。接下來,我們就開始來開箱及測試看看它的戰鬥力吧! 這次,我們實測的,是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TRANSPORT,搭配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SSD Mag 2TB。接著進行「SSD規格檢測」、「安裝設定與格式化」,並進行「SSD效能測試」。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,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。 這邊使用測試軟體進行效能測試,包括CrystalDiskMark、Anvil’s Storage Utilities、AS SSD Benchmark、AJA System Test、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,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。 這顆SSD,在標準測試,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2013.50 MB/Sec,寫入速度:1974.58 MB/Sec,整體效能表現不錯。 這個測試,總分達到了5824.70。 在AS SSD Benchmark,Seq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1619.67 MB/Sec,寫入速度:1624.37 MB/Sec,總分達到了1068分。 在AJA System Test,READ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1704 MB/Sec,寫入速度:1617 MB/Sec。 在TxBENCH,Sequentail Max(256K) Q32T1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1950.327 MB/Sec,寫入速度:1978.181 MB/Sec。 在ATTO Disk Benchmark,整體的表現相當不錯。 目前市場上的話,已經看到有內含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SSD Mag 1/2/4TB的PRO-BLADE TRANSPORT報價,1TB版本為8,380元,2TB版本為12,680元,4TB版本為22,980元。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SanDisk Professional PRO-BLADE TRANSPORT與PRO-BLADE SSD MAG 2TB,發現可以抽換SSD相當方便,當要在家裡與工作交換硬碟的時候,只要帶著儲存模組就能交換資料,有效加速工作流程,而且在USB 3.2 Gen 2x2介面的助益之下,外接存取速度相當快,讓人相當滿意。 整體來說,這是史上最強USB 3.2 Gen 2x2 20Gbps高效能外接模組化SSD。 廠商名稱:SanDisk PROFESSIONAL - Western Digital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創見Transcend ESD380C開箱實測,USB 3.2 Gen 2x2行動固態硬碟重裝上陣 feat.ESD370C ESD270C ESD260C
外接攜帶型儲存裝置是許多人備份、轉移資料的好幫手之一,尤其自SSD問世後,帶著更高速、輕薄不易損壞等優勢襲來,在現今已經相當普及的情況下,1TB、2TB甚至4TB的價格也不再是那麼高攀不起,這樣的容量對一般用途來說也相當夠用。 況且隨著技術的進步,SSD速度更是不斷進化,就連外接SSD也藉由USB 3.2 Gen 2x2的加持下,傳輸理論頻寬已經可達20 Gbps,是USB 3.2 Gen 2的兩倍之快,這樣的速度也狠狠的把HDD甩掉好幾十倍以上,對於有遊戲、影音、多張高解析大圖等等大檔案傳輸需求的玩家們來說,為了講求傳輸效率與便攜性,基本上行動固態硬碟是最為合適的選擇。 知名儲存周邊大廠創見Transcend也早已在這塊市場上布局多年,這次推出了一系列的行動固態硬碟,包括ESD260C、ESD270C、ESD370C系列,以及近期最新推出的ESD380C系列,讓玩家可以依照個人需求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行動固態硬碟。 ESD260C擁有81.4x33.6x7.5mm與33g的小巧體積,讓玩家輕鬆隨身攜帶,並具備高達520 MB/s的傳輸速度以及250GB-1TB的容量可選擇,適合儲存文件、高解析度照片甚至4K影音等多媒體檔案,也支援了Windows、macOS甚至Android平台作業系統,尤其那高質感又耐用的鋁合金外殼,是不是與Mac相當搭呢? ESD270C雖說整體尺寸放大了一些來到77x55.7x9.6mm,但也還是比信用卡還要再短小些,由於採用防刮耐磨的塑膠外殼,讓整體重量也僅僅比ESD260C重了2g來到35g,但依舊是相當輕盈,容量上更是可選擇到1TB容量,且具備了AES-256加密技術,安心防護儲存資料,配合Transcend Elite資料管理軟體還可直接單鍵自動備份,對於經常需要備份、儲存又注重資料安全性的商務人士來說,ESD270C是相當可靠的選擇。 而若是對傳輸速率要求更加注重,ESD370C就會是更好的選擇,1,050 MB/s近乎吃滿USB 3.1 Gen 2頻寬的傳輸速率,是前面兩位成員的2倍之快,造型上也有了很大的改革,鋁合金材質的黑色本體套上海軍藍橡膠套,堅固耐用以及抗震力,實際尺寸儘管有再放大一些來到96.5x53.6x12.5mm,但大約就比信用卡再長一些些,依然是一手可掌握的大小,87g的重量也依舊是相當輕盈,容量方面最高還有1TB可選擇。 如果ESD370C的速度、容量還無法滿足您,沒關係、Transcend聽見了玩家們的需求,近期推出這組最新、也是本次的主角「ESD380C」,小編馬上開箱來為大家一探究竟。 在外盒塗裝上,Transcend ESD380C維持著Transcend一貫的白紅色風格,從正面就能先一覽內部ESD380C本尊,有別於其他家族成員,ESD380C用上更高速的USB 3.2 Gen 2x2介面,讓傳輸速率一舉來到2,000 MB/s,幾乎是ESD370C的2倍快,而在容量方面小編收到的是1TB版本,最高還有2TB可選擇,售後服務的部分更是提供5年有限保固,讓玩家安心長久使用。 馬上來開箱啦!整體內容物除了ESD380C本體之外,隨附了USB Type-A to Type-C、USB Type-C to Type-C線材各一條以及各項說明書等,若要發揮USB 3.2 Gen 2x2的極致傳輸速度,不僅裝置本身得支援,也務必要用USB Type-C to Type-C線材,畢竟目前USB 3.2 Gen 2x2就僅有Type-C規格。 直接來看看本體,可以發現ESD380C在整體造型設計上都承襲了ESD370C的設計,就連實際尺寸也是完全一致(96.5x53.6x12.5mm),因此依舊是比信用卡再長一些些,要隨時放進口袋收納都依舊相當輕鬆。 但雖說尺寸一樣,不過ESD380C倒是在重量上比ESD370C還要輕了12g、來到75g,因此也更加的輕盈,而要說最明顯的差異,就在於外層抗震橡膠套改採軍武風格更濃厚的軍綠配色(一個海軍一個陸軍的概念XD),內層的外殼也同樣採用鋁合金材質,具備散熱效能以及堅固的抗摔力,種種的防護強化下,也讓ESD380C符合了美國軍規標準,安心保護玩家們的重要資料。 有著輕薄便利外觀的ESD380C,也別忘了它可是有著USB 3.2 Gen 2x2介面,可提供高達2,000 MB/s傳輸速率,馬上來到上機階段來好好驗證一番,測試平台的部分,小編使用有支援USB 3.2 Gen 2x2連接埠的Intel最新Z690主機板,詳細規格資訊列於下方給各位參考: 主機板:MSI MAG Z690 TORPEDO DDR5 處理器:Intel Core i5-12600K 記憶體:T-FORCE DELTA RGB DDR5-6400 32GB(16GBx2) 顯示卡: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 Founders Edition SSD:VIPER VPR400 PCIe Gen 4x4 RGB SSD 1TB、PNY XLR8 CS3140 M.2 NVMe Gen4 SSD 電源供應器:T.T 1250W 作業系統:Windows 11 進入實測之前,先來進到創見自家的Transcend Elite資料管理軟體,可以看到已經確實偵測到ESD380C,該軟體提供了備份、單鍵備份、還原、檔案加密、雲端備份以及磁碟上鎖等等豐富功能,整體介面設計簡潔直觀,讓玩家在管理、備份資料上更加便利、輕鬆。 我們先來簡單驗證ESD370C的效能,也方便來作為ESD380C的對照組,可以看到在CrystalDiskInfo內ESD370C實際型號為TS500GESD370C,容量為500GB,採用UASP(NVM Express)介面,符合NVM Express 1.3標準並支援S.M.A.R.T.、TRIM、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。 經過CrystalDiskMark實測,ESD370C得到了1,059.16/987.76 MB/s傳輸速率,相當接近官方標示成績,開啟0Fill模式後寫入的部分也有再稍微提升來到989.27 MB/s,已經是一般USB 3.2 Gen 1行動SSD或SATA SSD的兩倍之快了。 進入主角ESD380C的實測階段,首先在CrystalDiskInfo的部分,可以看到剛才在背面看見的實際型號TS1TESD380C,容量為1TB,採用UASP(Serial ATA)介面,符合ACS-2/ATA8-ACS version 4c標準並支援S.M.A.R.T.、NCQ、TRIM等功能。 實際上到CrystalDiskMark測試,測得ESD380C在讀取速率的部分突破2,000 MB/s,寫入的部分也接近了官方標示成績,開啟0Fill模式後寫入也有再微幅提升些,若再用64GB的大檔案來測試可以發現,整體速度還能再提升一些,幾乎都比USB 3.2 Gen 2的ESD370C快上一倍,也比普通HDD快上將近10倍,在現今要備份4K/8K影音或3A大作等等大檔案時,可大幅縮短傳輸時間,提升效率。 在TxBENCH的部分,或許是預設測試檔案僅512MB的緣故,讀取速率僅測得1,500 MB/s上下,小編改為32GB大檔案模式後,其結果就與CrystalDiskMark成績差不多,約在2,000/1,700 MB/s上下。 接著來透過ATTO Disk Benchmark來驗證硬碟的速度以及穩定度,可以看到ESD380C在512KB項目後讀寫效能就穩定在1.89/1.55 GB/s上下,改為32GB大檔案模式後,不僅穩定度依舊保持水準,且寫入速率再微幅提升些來到1.57 GB/s上下。 如此之快的速度,不僅適用於PC、手機平台,這類行動固態硬碟,也適合用於遊戲機上,雖說現今最新的PS5主機由於外接裝置速度與內建SSD差異過大,因此在PS5遊戲的部分,外接USB儲存裝置僅能儲存無法直接遊玩,但如果玩家沒有直接遊玩的需求,僅僅是作為擴充使用,那外接硬碟依舊還是個不錯的選擇,況且若是PS4遊戲的話倒是可以直接遊玩沒問題。 小編就簡單接上PS5來做遊戲搬運測試,要注意的是PS5上的的USB規格最高僅到USB 3.2 Gen 2(10 Gbps),因此對於ESD380C來說完全可以勝任這個工作。可以看到,在搬運具有97GB容量的《跑車浪漫旅7》時,實際透過碼錶最終測得約莫10分鐘搬運完畢,以外接儲存裝置來說,已經是相當優秀的傳輸速度。 這次我們實測了創見所推出的新款行動固態硬碟,看到了針對不同需求所推出的產品,也看到了USB 3.2 Gen 2x2的戰鬥力。如果玩家要的是一款速度超群的行動固態硬碟,那麼我們會推薦給你Transcend ESD380C系列,但若是真用不到USB 3.2 Gen 2x2的超高速以及2TB大容量,USB 3.1 Gen 2 1TB就夠用的話,那麼Transcend ESD370C系列就足以勝任。如果需要較嬌小的體積,可以更方便攜帶,要用在商務用途的話,那麼我們會推薦給你Transcend ESD270C系列。完全以攜帶為考量的話,那麼擁有超小美型機身的Transcend ESD260C,可以說不同的使用需求,創見行動固態硬碟都能滿足! 最後小編也在下方放上這次開箱產品的比較圖,讓玩家一眼就能清晰比較各產品之間的差異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外接SSD,但不管是哪個系列,相比傳統外接HDD,Transcend ESD380C、ESD370C、ESD270C以及ESD260C都具備更高速且更加輕巧便攜等優勢,無疑都是目前大容量外接儲存裝置的最佳選擇! 廠商名稱:Transcend - 創見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創見官網 創見Facebook粉絲專頁 創見Instagram官方帳號 →更多的【PCDIY! External SSD &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& 機械硬碟 /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/ Memory Card 記憶卡 / Card Reader 讀卡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 / 機械硬碟 / 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 / 網路儲存裝置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amera / 相機 鏡頭 / 攝影機 / 行車記錄器 / 穿戴式攝影機 / 腳架雲台 / 三軸穩定器 / 攝錄影器材】:
-
Kingston XS1000 2TB 簡易開箱
在偶然的機會下抽獎中了一個獎品就有了這篇開箱文 型號是Kingston XS1000 2TB機種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大概比一下手上隨身碟的大小 最右邊是XS1000 大概一般2.5 1/4大小 因為外殼拆不開無法確認裡面是不是一張m2 2230 nvme ssd 拿一堆m2 sata/nvme ssd 2280 size比較大小, xs1000仍然是最嬌小的一個 厚度也只跟一般nvme外接盒差不多 因為寄來的包裹中有兩條線 一條type a to c,一條type c to c. 不過在成品包裝內的只有a to c 線 大概實測一下數字, 測試平台是Dell Latitude 7330 筆電 12代i5-1235u cpu kingston原廠的數字是1050讀取,1000寫入 扣掉誤差值應該是差不多 ●傳輸介面:USB 3.2 Gen 2 ●速度:高達 1,050MB/s 讀取速度,1,000MB/s 寫入速度 ●快閃記憶體:3D NAND ●儲存容量:1TB、2TB ●尺寸:69.54 x 32.58 x 13.5mm ●重量:28.7g ●外殼材質:金屬+塑膠 ●內含:12 吋 USB-C 轉 USB-A 連接線(30CM,支援USB 3.2 Gen 2 10GB/s) ●作業溫度:0°C 至 40°C ●儲存溫度:-20°C 至 85°C ●保固/支援:5 年有限產品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服務 ●相容於:Windows 11、10、macOS (v.10.15.x +)、Linux (v. 4.4.x +)、Chrome OS、Android、iOS/iPadOS (v.13+) *支援最新iPhone 15智慧型手機 *支援自購USB-C 轉 USB-C 連接線(支援USB 3.2 Gen 2 10GB/s) 在檔案總管中檢視一下分割型態,出廠預設值為exfat 目前ios/android/linux新版與windows 應該都可以直接讀取 測試用type c to c 線接在ipad mini 6上直接可以直接辨識 目前開始用大概15天.暫時還沒有遇到大問題. 體積嬌小是一個好處. 不過漆黑的機體在宅男黑色裡的背包中不太好找. (這個比較高階版本的XS2000改成銀色機身會好找很多) 另外一個問題是機體很小,但附贈的線不小.. 我是改用自己的Type c to c 扁線解決這個問題 廠商名稱: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800-666-200 網站: →更多的【PCDIY! X KOC酷品開箱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/機械硬碟/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/外接機械硬碟/外接固態硬碟/隨身碟/記憶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/網路儲存裝置】:
-
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效能實測,功能強大 戰鬥力表現超群 Intel第14代處理器 玩家級神兵利器主機板!
在開箱完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之後,玩家們應該會想來看看這張主機板實際裝機的情形,看看它的BIOS有什麼不同之處。 接下來,我們就來實測這張主機板,來看看它的戰鬥力吧!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主機板: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 Rev. 1.0 處理器:英特爾Intel Core i9-14900K 處理器散熱器:聯力LIAN LI GALAHAD II TRINITY-Performance 360 記憶體:博德斯曼PROXMEM 双叉戟 SPEAR DDR5-6800 RGB 32GB CL38 顯示卡:輝達NVIDIA GeForce RTX 3050 硬碟:十銓T-Force CARDEA A440 2TB SSD(PCIe Gen 4 x4,TM8FPZ002T) 電源供應器:迎廣IN WIN的 PII系列P130 II 1300W(ATX 3.0,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) 這邊,我們先來瞧瞧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的BIOS。 *這邊會使用Windows 10作業系統進行實測,則是因為最近微軟出包,新版Windows 11效能測試會出現性能低落的狀況,使用Windows 10反而不會因為更新而出現問題! *這邊要特別注意,Wi-Fi 7無線網路卡的部份,若是裝Windows 10,即便硬安裝Windows 11驅動程式,也無法正常找到6GHz頻段,這是因為微軟限制了Wi-Fi 7之後無線網路規格,必須要使用Windows 11 SV3版本才能支援!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,發現這款主機板不僅用料紮實,而且相當用心,不僅是用上了台灣設計,而且是主機板中少數台灣製造 Made In Taiwan,硬體堆料堆到滿,功能強大,韌體BIOS部分更是下足了功夫,加上PC DIY友善設計,用上了我們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,是台灣之光主機板。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已經上市,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。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:19,990~20,090元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報價: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報價: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,看到了技嘉的用心,展現出高階神鷹主機板的不凡。 這張主機板,不但用料紮實擁有強大功能,而且具備能徹底壓搾出Intel第14代處理器潛力的實力,能充分滿足玩家對於高階主機板的需求,適合預算足夠,想要滿滿次世代功能的玩家。以這張主機板的嶄新配備,不但能滿足現今硬體擴充,也足以能應付未來5~10年的升級需求,值得玩家細細品嚐! 廠商名稱: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2-8912-4000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MainBoard/主機板/電競主機板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PU/中央處理器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/機械硬碟/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/外接機械硬碟/外接固態硬碟/隨身碟/記憶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/網路儲存裝置】:
-
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實測開箱,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對應 高階神鷹次世代主機板頂尖之作 - 頂級硬體、PC DIY便利安裝、BIOS最佳化、Wi-Fi 7+10GbE火力加持
自從Intel第14代處理器推出之後,迎接而來的是改朝換代的風潮! 與Intel第13代處理器一樣的,是用Intel 10奈米製程的Raptor Lake核心,不一樣的是,只有Core i7-14700K/KF小核心的核心數量增加,讓這顆處理器的C/P值變得特別高。最大的變化,是全系列處理器的工作時脈,比起上一代再為提昇。值得注意的,由於處理器的頻率跑得更高,導致K系列高階版本的功耗更高,Core i9-14900K/KF正常運作之下是限制在253W,使用Cinebench R23實測,PL2解鎖是已經逼近330~350W,2核超頻到6.2GHz的話則是達到360~380W,全核5.7GHz的話則是已經達到390~400W(若是使用Prime95實測,功耗會更高)。記憶體的部份,1DPC插2條記憶體模組的話,Intel第12代處理器,比較好的特挑才可以上到DDR5-6400以上,到了Intel第13代處理器,比較好的特挑才可以上到DDR5-7600以上,隨著製程的進化,到了Intel第14代處理器,不用特挑就能上到DDR5-7800以上,甚至大部分的都能上DDR5-8000,只要主機板記憶體線路與規格佈局設計到位的話。 加上Wi-Fi 7無線網路晶片的改朝換代,以及5GbE、10GbE有線網路晶片降價與普及,雖然舊版Intel B660/Z690、B760/Z790仍可以支援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,但要發揮極致性能,已經是到了要換新主機板,才能擁有更強的次世代戰鬥力的時刻。 這次,在Intel第14代處理器推出的同時,技嘉也推出了全新X系列次世代Z790主機板,進行了全新的規劃,提供滿滿堆料與嶄新功能,以更好的頂級硬體,更好PC DIY便利安裝,更強BIOS最佳化,更快速Wi-Fi 7+10GbE火力加持,要滿足玩家欲求不滿又挑剔的胃口。這次,要介紹給大家實測開箱的,則是技嘉全新X系列次世代Z790主機板中的高階板Z790 AORUS MASTER X,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。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技嘉一直是電腦主機板領域的王者,也是台灣三大主機板業者中的堆料王,一向都會以堆料方式打造出功能最齊全的主機板,還是改版本,是主機板業中,最常推出更新版本,常在1.0版之後,推出新版本,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。 這次,在因應次世代規格,主要是無線網路改朝換代到Wi-Fi 7,以及有線網路5GbE、10GbE的降價與普及,推出了全新X系列,包含了Intel與AMD版本產品。Intel版本產品的話,最先推出的是X系列Z790改版主機板,根據技嘉的介紹,這次第一波推出了4張X系列Z790主機板,你只要看到後面有標示X,就是次世代新推出針對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主機板,分別是板皇Z790 AORUS XTREME,二哥Z790 AORUS MASTER X,三弟白色系Z790 AORUS PRO X,超頻王Z790 AORUS TACHYON X,黑色系Z790 AORUS ELITE X、Z790 AORUS ELITE X AX與Z790 AORUS ELITE X Wi-Fi 7(ELITE X系列有3張)。最新,X系列則是下放B760主機板,推出了B760M AORUS ELITE X AX,AMD系列也開案了,第一張出貨的則是X670E主機板,推出了X670E AORUS PRO X。 其實技嘉這次的改版,不只是X系列。這乃是因為技嘉旗下主機板,總共有4個主要系列,電競為主的AORUS系列,目前推出的X系列就是隸屬這系列,創作者為主的AERO系列,遊戲為主的GAMING系列,一般市場訴求超耐久為主的ULTRA DURABLE,只要是LGA1700處理器腳位主機板,全面都升級Intel第14代處理器支援。 目前,在Intel系列主機板中,以支援Intel第14代處理器產品來說,Z790主機板屬於高階產品,也是支援性最完整的。四大主機板廠,不約而同的把Intel Z790主機板價位做了區隔,入門型Z790主機板價位,被定位在6,000~10,000元,甚至有時候促銷的時候,還會有不到6,000元產品出現,中高階Z790主機板的價位,被定位在10,000~20,000元級距,高階Z790主機板的價位,被定位在20,000~25,000元級距,旗艦z790主機板的價位,則是被定位在30,000元以上級距。 技嘉這次推出全新X系列次世代Z790主機板中,高階主機板為Z790 AORUS MASTER X,接下來我們就來做進一步的介紹。 技嘉是少數以中國廠為製造基地、仍保留台灣廠製造基地的業者。其他主機板業者,大多都是以中國廠為製造基地,只有另一家已經把工廠轉移到越南為生產基地。 技嘉把最精銳的產品,保留在台灣設計、製造。目前,技嘉在台灣的製造基地,則是在桃園市平鎮區的南平廠。以Z790主機板來說,目前高階版則是在台灣投產,像是本次實測開箱的Z790 AORUS MASTER X,旗艦版Z790 AORUS XTREME X,全都是台灣製造 Mada In Taiwan。 看到台灣製造,玩家們趕快立正敬禮,這可是我們正港台灣精品,台灣人的驕傲啊! Z790 AORUS MASTER X是被定位在主流Intel第14代處理器的高階主機板,是為玩家而生。整個設計重點圍繞在對於玩家重點圍繞在對於玩家的火力支援,外表高顏值與穩定性是基本的,以這個價位的Z790主機板產品來說,不但基本該有的功能全部都有,頂級配備已經堆料堆滿了,供電上面能支援強大的超頻能力,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在PC DIY便利安裝、BIOS最佳化、Wi-Fi 7+10GbE火力加持上面。 這次技嘉花了很大的功夫,在頂級硬體上面,這邊我們就來看看,到底用了什麼頂級硬體。 對於玩家來說,充足的供電是必須的,特別是在高階主機板上面,不少玩家會買來超頻,希望多花的開銷,可以反應在得到更多的效能上面。為了滿足玩家對於用電的需求,技嘉特別設計了數位直出式20+1+2相電源,20向是提供給處理器供電,採用105A SPS架構,1向是提供給處理器內顯供電,2向是提供給處理器內部PCIe線路與記憶體控制器供電,以這樣的供電能力來說,使用最頂級Core i9-14900K/KF的話,也可以全速驅動。即便打開功耗牆使用,需要300W以上的供電可以滿足,把最大超頻從6.0GHz加速跑到6.2GHz也沒有問題。若把功耗牆打開,玩大核超頻,把全核超速跑5.7GHz也能完整支援。即便是玩家衝液態氮超頻,需要更大瓦數供電的話,Z790 AORUS MASTER X都能滿足你的需要。 記憶體部分的話,除了插槽有做金屬強化,確保不會發生彎曲,這款主機板還針對記憶體線路最佳化,因此在記憶體的部份,速度可以上到DDR5-8266以上,並支援Intel XMP 3.0與AMD EXPO,能讓記憶體自動一鍵超頻。 針對記憶體超頻的部份,技嘉特別開發了DDR5 Auto Booster功能,能直接把原生DDR5-5600記憶體一鍵超頻至DDR5-6000,並開發出DDR5 XMP Booster,這是Intel XMP 3.0功能的強化,能一鍵提昇DDR5到最高設定。此外,這次特別開發出High Bandwidth與Low Latency功能,High Bandwidth是透過把記憶體速度加快,來提升記憶體頻寬,Low Latency是透過把記憶體延遲縮短,來提升記憶體性能。 在散熱設計上,技嘉也下足了功夫!VRM模組使用奈米碳纖維塗層(NanoCarbon Coating),並加入了8mm直觸式熱導管強化散熱,還使用上了12 W/mk導熱係數的導熱貼布,讓有效解決電源轉換的高溫散熱。 固態硬碟部分,這款主機板提供了1+4組M.2 SSD擴充能力,1組為PCIe Gen 5 SSD,用上了M.2 Thermal Guard XL散熱器,4組為PCIe Gen 4 SSD,用上了M.2 Thermal Guard Ext.,兩者都採用了最新開發的快拆式設計,能讓玩家能快速拆裝大型鋁合金散熱器。 在擴充能力上面,後端ATX面板,擁有7組USB 3.2 Gen 2 Type-A連接埠,3組USB 3.2 Gen 2x2 Typc-C連接埠,4組USB 3.2 Gen 1 Type-A連接埠,與1組內顯輸出標準DP輸出埠。主機板上還有4組USB 3.2 Gen 1 Type-A連接埠,2組USB 3.2 Gen 2x2 Typc-C連接埠,4組USB 1.1/2.0連接埠,擴充能力很強大。 硬碟擴充能力的話,除了擁有1組PCIe Gen 5 M.2 25110擴充槽,還有2組PCIe Gen 4 M.2 22110擴充槽,以及2組PCIe Gen 4 M.2 2280擴充槽,加上4組SATA 6Gb/s擴充能,硬碟的擴充能力相當足夠,且都支援RAID 0、1與10磁碟陣列能力。 最厲害的,這張主機板採用了超耐久金屬裝甲防護!PCIe UD Slot X提供10倍的承重強度,並使用鋅合金材質與內襯橡膠條,能提供電磁屏蔽與保護顯示卡電路板。記憶體模組使用Memory US Slot D5,能減少板彎,還能支援超過5,000次插拔,並且能降低信號損耗。固態硬碟使用M.2 UD Slot PG5,增加不鏽鋼防護罩,能使插槽強度提昇。電源插座使用了UD Power Connector,具備不鏽鋼,搭配實心針腳, 對於友善PC DIY用戶來說,X系列次世代主機板可說是大為進化。自從PCIe Gen3 SSD問世之後,高速的存取性能,讓不少玩家趨之若騖,但鎖那小固定螺絲非常麻煩,眼睛沒看清楚就容易鎖不上,螺絲也相當容易滑脫,導致還要花時間找螺絲,於是就出現了免螺絲設計,這是在M.2 SSD卡榫上面做了個扣具,方便快速拆裝。技嘉的這個免螺絲設計,目前用的最新版叫做M.2 EZ-Latch Plus。 隨著顯示卡競爭日趨激烈,NVIDIA與AMD開發出功耗越來越熱的顯示卡,搭配更大型的散熱鰭片散熱器,導致拆卸顯示卡變成一件麻煩的事情,往往會發生顯示卡被插槽的扣具卡住無法拆卸的狀況,於是就出現了連動桿的快拆式設計。技嘉的這個顯示卡快拆設計,目前用的最新版叫做PCIe EZ-Latch Plus。 自從PCIe Gen 4 SSD問世以來,M.2 SSD已經不再可以不加裝散熱片,此後主機板業者就開始興起了附贈大型鋁合金散熱片,讓玩家可以省下安裝M.2 SSD散熱片的麻煩。隨著PCIe Gen 5 SSD問世之後,這個問題更加嚴重,由於第五代產品的功耗更高,因此必須要搭配大型散熱片,或使用主動式散熱,安裝風扇的大型散熱器才行。 不過,更傷腦筋的來了,當要拆卸主機板上的M.2 SSD散熱器的時候,需要拆卸很多顆小螺絲,這對於PC DIY用戶來說,需要多花很多時間來進行拆卸。為此,技嘉推出了免螺絲快速拆裝M.2 SSD散熱器的技術,利用扣具的方式達成快速拆裝的效果,技嘉的這個M.2 SSD散熱器快拆設計,叫做M.2 EZ-Latch Click。 目前,M.2 EZ-Latch Plus、PCIe EZ-Latch Plus與M.2 EZ-Latch Click都是在技嘉新款高階主機板上才有,Z790 AORUS MASTER X則擁有全部的功能,並且還新增了Q-FLASH PLUS技術,以實體按鈕方式,可以進行回復、更新BIOS。 這一代用於X系列Z790的BIOS,比起上一代又多新增了許多功能。還記得去年,技嘉剛推出Z790主機板的時候,推出了Instant 6GHz技術的功能嗎?當時小編實測 「 」的結果,發現這個一鍵超頻功能,把原本2個跑5.8GHz時脈的核心,加速跑到6.0GHz,讓Intel第13代Core i9-13900K/KF變身13900KS處理器,藉此來壓榨出更多的效能。不過,跟上次的Instant 6GHz技術比起來,這次的Instant 6GHz+技術可就更厲害了,還有超強大釋放所有潛力的Unleash,可以說是想要終極效能玩家的福音。 這次,技嘉做了更多的強化,針對玩家推出了GIGABYTE PerfDrive,裡面提供了5個功能,包括了E-core Disable、Spec Enhance、Instant 6GHz+、Optimization與Unleash。 大小核這樣的技術,是Intel學ARM所發展出來的。這樣的作法,是為了需要效能的時候用大核,需要能效的時候用小核,並且支援大核與小核平行運算來加速。首度出現是在Intel第12代Core處理器上面,Windows 10與Windows 11都能完全對應。不過,由於現在作業系統控制大小核優化並不怎麼聰明,往往應用程式跑得忽快忽慢,高階的LGA1700主機板都有關閉小核的功能,不過藏在進階功能裡面並不好找。 技嘉為了方便玩家,則在GIGABYTE PerfDrive裡面增加了E-core Disable,讓玩家可以快速關掉小核心,全部以大核新來運行。 Optimization設定的話,是最佳化BIOS設定。若要啟動規格升級超頻跑的話,則是打開Spec Enhance,若是用的是Core i9-14900K/KF的話,則是可以打開Instant 6GHz+,這時就把原本2個跑6.0GHz時脈的核心,加速跑到6.2GHz,這就是即將要推出的Core i9-14900KS處理器的規格,等於是一鍵就能透過BIOS來升級處理器的性能。 若是玩家有比較厲害的360(120mm x3)一體式水冷散熱器,或者是搭配420(140mm x3)、480(120mm x4)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話,則可以打開這個功能。原本要打開功耗牆,還要跑全核5.7GHz的話,要到BIOS進階功能,調整很多設定才能啟用。現在藉由Unleash設定,可以一鍵開啟打開最強效能。 若搭配的是Core i9-14900K/KF的話,使用Cinebench R23實測,PL2解鎖是已經逼近330~350W,2核超頻到6.2GHz的話則是達到360~380W(若是使用Prime95實測,功耗會更高),這只有高階360(120mm x3)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撐得住。 若是全核5.7GHz話,這邊指的全核是大核持續跑5.7GHz,使用Cinebench R23實測,CPU功耗則會上到390~400W左右(若是使用Prime95實測,功耗會更高),此時就連頂級360(120mm x3)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也撐不大住(開放式空間,室內溫度25°C下勉強可以撐住,機殼內使用,則無法解這樣的高溫熱量),已經會觸碰到Intel第14代Core處理器的CPU的溫度牆100 °C,觸碰到就會出現降頻降溫的保護機制,需要420(140mm x3)、480(120mm x4)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壓得住這樣的高溫。 還有一個更刺激的玩法,可以壓榨出更高的極限,就是把溫度牆從100 °C,調高到115 °C,但這樣的作法很危險,等於是把最後的空間也超頻了,有可能會影響CPU壽命! 由於這款主機板是次世代高階主機板,因此在網路上也是頂規的配置。首先,主機板配置了10GbE有線網路,用的是Marvell AQtion AQC113C 10GbE網路晶片,能支援100M/1Gbe/2.5GbE/5GbE/10GbE速度。 無線網路晶片上,由於Wi-Fi 7初期供貨量不足,因此技嘉在每一個版本主機板上面,用的Wi-Fi 7無線網路晶片組不同。官方主機板規格表上標示,PCB rev. 1.1用的是聯發科晶片,Wi-Fi 7無線網路晶片搭配MediaTek Wi-Fi 7 MT7927(RZ738),這是一款支援2.4GHz、5GHz與6GHz頻段的無線網路卡,能對應802.11a/b/g/n/ac/ax/be,可以支援到320MHz頻寬,支援到最新的Wi-Fi 6E與Wi-Fi 7。 小編拿到這一款,PCB rev. 1.0用的是高通晶片,Wi-Fi 7無線網路晶片搭配Qualcomm QCNCM865,一樣是Wi-Fi 7晶片組。高通版一般的確會讓人有高人一等的感覺,不過,實際上聯發科版也不差,台灣本土設計的Wi-Fi 7晶片,可是能與高通、英特爾版並駕齊驅的!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,發現這款主機板不僅用料紮實,而且相當用心,不僅是用上了台灣設計,而且是主機板中少數台灣製造 Made In Taiwan,硬體堆料堆到滿,功能強大,韌體BIOS部分更是下足了功夫,加上PC DIY友善設計,用上了我們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,是台灣之光主機板。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已經上市,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。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:19,990~20,090元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報價: 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報價: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技嘉Z790 AORUS MASTER X主機板,看到了技嘉的用心,展現出高階神鷹主機板的不凡。 這張主機板,不但用料紮實擁有強大功能,而且具備能徹底壓搾出Intel第14代處理器潛力的實力,能充分滿足玩家對於高階主機板的需求,適合預算足夠,想要滿滿次世代功能的玩家。以這張主機板的嶄新配備,不但能滿足現今硬體擴充,也足以能應付未來5~10年的升級需求,值得玩家細細品嚐! 廠商名稱: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2-8912-4000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MainBoard/主機板/電競主機板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CPU/中央處理器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DRAM/記憶體/超頻記憶體模組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/固態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/機械硬碟/傳統硬碟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/外接機械硬碟/外接固態硬碟/隨身碟/記憶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/網路儲存裝置】:
-
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效能實測,戰鬥力表現出色 克敵致勝神兵利器電競筆電!
在開箱完微星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之後,相信玩家們已經想要來看看,這款電競筆電的厲害之處了吧。這一款電競筆電不但是台灣之光,還用上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,展現出電競筆電的力與美! 接下來,我們就來實測這台電競筆電,來看看它有多厲害吧! 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 這是一台採用Intel Core i9-13980HX處理器,2K 240Hz頂級配備電競筆電! 這是一台採用NVIDIA GeForce RTX 4070顯示卡,搭配三星7,000MB/s俱樂部SSD,提供Intel Killer有線與無線網路解決方案的電競筆電! CPU性能,已經相當接近高階電競桌機處理器Core i9-13900K、AMD Ryzen 9 7950X水準,完全能用來取代桌機! 測試結果,呈現出整體性能表現相當不錯。 測試結果,Intel Core i9-13980HX無論在單核心或多核心效能表現上都相當優異。 測試結果,NVIDIA GeForce RTX 4070顯示卡具備不錯的遊戲表現,這樣的性能在2K遊戲上面是能完全勝任的! 測試結果,NVIDIA GeForce RTX 4070規格無誤,顯示記憶體為8GB GDDR6,。 這顆SSD,在標準測試,SEQ1M Q8T1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7091.14 MB/s,寫入速度:5134.02 MB/s。 這個測試,總分達到了20,712.1。 在AJA System Test,讀取速度:5304 MB/SEC,寫入速度:4416 MB/SEC。 在AS SSD Benchmark,Seq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5594.55 MB/s,寫入速度:4334.56 MB/s,總分達到了8229分。 在TxBENCH,Sequentail Max(256K) Q32T1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6750.563 MB/Sec,寫入速度:5132.962 MB/Sec。 在ATTO Disk Benchmark,整體測試表現不錯,並沒有掉速的狀況發生。 測試結果,用的是三星PM9A1系列PCIe Gen 4 SSD 2TB固態硬碟。為7,000MB/s俱樂部SSD產品,性能表現非常強悍,實測讀寫穩定,沒有過熱降速狀況出現。 測試結果,記憶體用的是DDR5-5600雙記憶體通道,讀寫速度非常快,比起用DDR5-4800的電競筆電來說快上不少。 根據小編的實測,以這款電競筆電的Intel第13代Core i9-13980HX處理器與NVIDIA GeForce RTX 4070顯示卡主要硬體配置,加上17吋IPS QHD 2560x1600 240Hz面板的配置,完全可以順暢玩2K遊戲,並且在這款規格達到240Hz螢幕上時限流暢的動作。 電馭叛客2077《Cyberpunk 2077》的話,實測平均幀數可達50.22左右。 巫師3:狂獵《The Witcher 3:Wild Hunt》的話,實測平均幀數可達132左右。 巫師3:狂獵《The Witcher 3:Wild Hunt》的話,實測平均幀數可達135左右。 測試結果,雖然這台電競筆電,是用上Intel Core i9-13980HX處理器與NVIDIA GeForce RTX 4070顯示卡,不過實測過後發現,2K遊戲的表現相當不錯,負載比較重的遊戲都能有平均50幀以上表現,一般的遊戲都能在100幀以上,而這款電競筆電搭載的是17吋IPS QHD 2560x1600 240Hz面板,能達到這樣的遊戲性能表現已經非常出色。 由於現在的遊戲,玩的都是線上遊戲,因此電競筆電的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的性能相當重要,這邊則實測這台電競筆電的網路效能,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! ● 測試交換器1:Zyxel XMG1930-30HP 24-Port 2.5GbE(電口)+4-Port 10GbE(電口)+2-Port 10GbE(光口)(2.5GbE+10GbE周邊安裝) ● 測試無線路由器:Zyxel WAX620D-E(Wi-Fi 6E無線網路基地台) ● 測試平台 - OpenSpeed伺服器: 處理器:英特爾Intel Xeon w9-3495x(Intel第四代Xeon Scalable處理器,Sapphire Rapids-WS,56核心112執行緒) 主機板: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X13SWA-TF(Intel W790晶片組) 記憶體:金士頓Kingston FURY Renegade PRO DDR5-6000 128GB RDIMM(16GBx8,八記憶體通道) 硬碟機:十銓T-FORCE CARDEA A440 1TB SSD(PCIe Gen4 x4,TM8FPZ001T) 顯示卡:輝達NVIDIA GeForce 3060 Ti 電源供應器:迎廣IN WIN PII系列P130 II ATX 3.0電源供應器(ATX 3.0,1300W,雙PCIe 5.0接頭,80 PLUS Platinum白金認證,10年保固) 內建有線網路晶片:邁威爾Marvell AQtion AQC113C(10GbE) 測試作業系統:Windows 11 Pro 22H2 測試結果,這款電競筆電,在有線網路性能方面,無論在下載與上傳速度皆可以達到2.5GbE速度,沒有掉速發生。無線網路性能方面,5GHz與6GHz頻段,最高連結速度(接收/傳輸):皆可以跑到2402/2402 (Mbps),實測下載與上傳速度也在1GbE以上,加上有Intel Killer軟體的火力加持,能滿足玩家在遊戲戰場上實現克敵致勝。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,發現這款電競筆電不但配備高檔,性能非常強大,創新Smart TouchPad智慧觸控板更是好用,一機就能滿足生活、工作與玩遊戲需求。 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已經上市,目前已經可以在台灣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買到。 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:84,900元 ● 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台灣公司貨: ● 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台灣公司貨: ● 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台灣公司貨: ● 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台灣公司貨: 這次,我們實測開箱了台灣版MSI Raider GE78HX SmartTP 13VG-067TW電競筆電,看到了微星的用心,打造出這款硬體規格強悍,操控更加順暢的電競筆電。 整體來說,這是款2K 240Hz制霸遊戲戰場神兵利器電競筆電。不但擁有頂級Intel第13代Core i9-13980HX處理器,與高階NVIDIA GeForce RTX 4070顯示卡,加上螢幕使用17吋IPS QHD 2560x1600 240Hz面板,硬體配備能充分滿足2K遊戲的順暢運行需求,加上提供了操控強化的Smart TouchPad智慧觸控板,值得需要遊戲玩家來鑑賞,好好來細細品嚐。 廠商名稱:MSI -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2-3234-5599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桌機/筆電/迷你電腦/電競筆電桌上型電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VGA/顯示卡/電競顯示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科技新聞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測試中心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網咖專欄】: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,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,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!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
- PHILIPS 276E8VJSB/96顯示器實機開箱, 史上最超值27吋4K級IPS面板極細窄邊框螢幕!